昨日,“芳吟传继 志存高远——赵志刚传承尹派收徒典礼”在豫园·海上梨园举办。各界艺术家、越剧爱好者一起见证了12位尹派艺术传承、传达者参加越剧尹派我们庭。弟子中既有上海越剧院、宁波鄞州越剧团的专业艺人,也有来自江、浙、沪、闽、京的业余爱好者。
这既是一场拜师典礼,也是一次感恩和回想。舞台上,当赵志刚带领才收入门下的12名弟子,向越剧尹派创始人、恩师尹桂芳深深鞠躬,台上和台下的人都湿润了眼眶。那把空空的太师椅,承载着对越剧的酷爱和对晚辈的无限等待。
尹桂芳,用终身的情写就尹派的光辉;也将这份情深深植根于每个“爱越人”的心中。典礼现场,赵志刚动情说道:“我愿与情相伴,终身求索无悔。”这既是对学生的叮嘱,也是对教师的许诺。
“情”之一字:画在掌心,痕迹心田
2024年是越剧一代宗师,尹派创始人尹桂芳先生诞辰105周年。挑选在3月1日收徒,对赵志刚而言含义特殊。按说,收徒是喜事,但现场的气氛却带着一丝伤感,由于24年前的这一天,恩师尹桂芳永久地离开了。
那天,赵志坚毅赶往上海广播电台录制新版《红楼梦》的直播节目,听到凶讯的那一刻,他难以按捺哀痛,如孩提般在车内放声痛哭,久久不能停下。那日的直播,都靠其他嘉宾圆场,他心绪难平说不出一句话,就怕一开口会再次嚎哭。
直到节目接近结束,有尹派戏迷打进电话,特为照顾要为久未出面的尹桂芳教师带去祝愿,期望她永久身体健康。那一刻,他再也绷不住,泪洒当场。在主持人的主张下,他便经过电台宣告了这一音讯。电波那头的戏迷听众,相同无法安静。等他赶到华山医院时,医院门口、走廊都已被挤得风雨不透,闻讯而来的戏迷纷繁赶来送尹桂芳最终一程,那情那景让他至今铭记。
由尹桂芳创建的越剧尹派艺术在尹派数代弟子的传承、发扬下,已成为当今越剧舞台最具影响力的门户之一。时至今日,问赵志刚传承尹派,传承的是什么?只一字“情”。他永久记住,2000年排演尹袁版《红楼梦》,他带着几分忐忑来到尹教师家中。其时简直无法开口说话、右手也已不能动弹的尹桂芳颤巍巍地用左手食指在他的掌心写下一个“情”字,“我知道,教师在鼓舞我,要用心、用情演好贾宝玉。”
“情”之一字,画在掌心,痕迹心田。今日的赵志刚,也收了许多学生,当了他人的教师,但他仍然会说:“在恩师尹桂芳面前,我永久是一名学生。在博学多才的中华传统文化、越剧艺术面前,我永久是一名学生。”
推行尹派:芳吟传继,生生不息
此次拜师的尹派传人共12位,其中男小生7人,女小生5人,年纪最小的庄泽宇本年12岁,是赵氏艺教小花班学员。5位专业弟子分别是来自上海越剧院的王清、郭茜云、张杨凯男、冯军和来自宁波市鄞州区越剧艺术传习中心的刘婕。他们中既有剧团骨干力量,也有冉冉升起的越剧新星。7位业余弟子则来自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各行各业。
王清2000年起就跟从赵志刚学习,已有24年。现在,她已是国家一级艺人,越剧院中生代主力,具有许多“粉丝”。她表明,拜师是自己多年来的一个愿望:“既感谢教师多年教导,也展现了我乐意将终身贡献给越剧尹派艺术的决计。”
教学相长,比较于专业弟子,7位业余弟子更是来自社会各界,都是各自范畴的专家、我们。比方范邵平、陈雪梨,他们在抖音上的粉丝量比赵志刚还要多,他说:“台上,我会将自己对尹派艺术的探究了解倾囊相授;台下,我也有许多要向他们学习的当地。”
尹派艺术的推行,不仅仅是舞台上唱腔、扮演的学习,更是一种精力的传承。赵志刚收徒,垂青学生的艺术天分,更垂青内涵的道德,最重要的是——对尹桂芳先生艺德人品发自内心的敬重,对艺术不掺任何杂质的酷爱与贡献。
收徒是方法,推行尹派艺术是意图。这次拜师的学生中,12岁的“越剧小花”是赵氏艺教小花班的学生。办学三十余年,“小花班”毕业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跨度在3岁——15之间,上越的王清、吴群、王柔桑、陈慧迪等都是小花班毕业进入专业剧团的。未来,赵氏艺教会加大少儿越剧的遍及力度,教孩子们学戏、为孩子们排戏,赵志刚说:“越剧要从娃娃抓起。不管他们长大后是否专业唱越剧,我都期望这段学习阅历能够成为他们青少年时代夸姣的回想,也让越剧之美以多元的方法传承、传达下去。”(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